最近我推出新的podcast《作家的靈魂腳本》聊到太宰治,他其實也是個過度努力的人。
⠀⠀⠀
聽了廣播的朋友,可能對於小時候的他非常心疼:
⠀⠀⠀
當他需要花好多力氣去考慮別人的感受、讓自己討好別人、搞笑,或是努力去達到別人的期待時--
⠀⠀⠀
當他的心,都用來盛滿別人的期待、感受與需求時--
⠀⠀⠀
⠀⠀⠀
小小的他,小小的自己,就在這些努力中慢慢消失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最最難過的是,是他自己動手,把這個小小的自己消滅掉,以滿足別人。
⠀⠀
⠀⠀⠀
長大的他,努力想要跳脫這些標準與期待,用自己的方式得到肯定,但卻跳不開。
⠀⠀
⠀⠀⠀
因為這麼多年來,當我一直都是為了別人的目標跟要求努力著,似乎一直追求著什麼,卻仍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拿掉了別人的標準,反而讓我覺得很迷惘不安。
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
只是,當我們一直以來都是以別人的感覺為感覺、他人的目標為目標,習慣用別人的眼光看自己、用社會的標準提醒自己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那麼,當我的想法與感覺,有可能和別人不一樣時,我會不安,我會把他壓下去,所以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與真正的需求;而,當別人擁有我沒有的東西,而社會標準認為那樣是好的,我會連辨識自己是否想要的能力都沒有,就很快地認為,沒有這些東西的自己,就是不好的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那個自卑與羞愧感,很可能會化成憤怒,讓我們嫉妒想攻擊對方,或是,化悲憤為力量,努力要自己達到那個目標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但最終,即使得到了,我仍覺得空虛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因為,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有人問:「那我要怎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?」
⠀⠀⠀⠀
⠀⠀⠀
到底要怎麼樣,才能得到心中的平靜與幸福?
⠀⠀⠀⠀
⠀⠀⠀
心,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容器,
⠀⠀⠀⠀
如果你用來裝滿了別人,就裝不下你自己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想要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與需求,
⠀⠀⠀⠀
⠀⠀⠀
得將你的心裡好多的別人,先倒出來,
⠀⠀⠀⠀
⠀⠀⠀
才有辦法放進自己;
⠀⠀⠀⠀
⠀⠀⠀
有多餘的空間,你才能選擇放進來的人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
練習開始找回、理解自己的感受與需求,就是療傷的第一步。
(書籍連結與podcast連結可參考留言)
#太宰治 #過度努力 #作家的靈魂腳本 #周慕姿